国画大家沈锡纯纪念文集《慈怀浩气》之评述摘要(十二)——王伯敏 · 笔精墨妙得神韵 为《沈锡纯画集》作序

发布时间:2020-03-23






笔精墨妙得神韵——为《沈锡纯画集》作序

王伯敏


  沈锡纯,著名花鸟画家,闽中画坛之佼佼者。其尤擅画虎,心有灵犀,直抒胸臆,正因为这样,所以在造型艺术上自成一格。

       1993年春,我们聚会于福州,作客于他的家中,茶瓜留话,谈诗论画,畅快之至。当谈起黄慎的人物,沈老赞不绝口。他比我年长,当时已83岁,我还年轻,只有70岁,感到沈老精力充沛,谈笑风生间不似一位老者。他还曾画菊花册页惠赠与我,颇见情谊。

  就在茶瓜留话这一天,沈老谈到往事,还说“前事不忘为后事之师”。他谈起20世纪40年代,如何创办“燕石画社”,也谈起在厦门举办“百虎画展”。当他提到抗日战争期间,他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反受反动当局迫害,不胜感慨。新中国成立,他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艺术、生活都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不意刮起“文革”风暴,又使他无端遭受灾殃,举家下放到闽北山区,吃了不少寒暑之苦。作为一名花鸟画家,这期间倒也使他搜集了不少自然界的创作素材。及至改革开放,大地回春,精神枷锁解除,沈老应文化部邀请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庆祝活动,并与吴作人、李可染、钱松喦等一起,赏月挥毫。他还谈起,1987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了美国多伦城春节期间举办“中国古今名人书画展”,沈老的作品与古之“扬州八怪”,今之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君璧等大家的作品一起展出,媒体评之为“这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作出了贡献”。

  论画者曰:“画者,不徒图形,更在于写真。”又有云:“若图其形而未有写其神,标本也;若画山水,只写山之形状,未有写山之气势,地舆论也。”这些道理,都是前人在绘画上的甘苦有得之言,深入浅出。吾人在研砚挥毫之时,若能成事,实非易得。今再读沈锡纯画,诚笔精墨妙,“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其所可贵,还在于“写其形而得其神”,人见之,焉有不谓之“善哉!善哉”!



                   2010114日于海口之海甸

(王伯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美术史论家、画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