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家沈锡纯纪念文集《慈怀浩气》之评述摘要(六)——罗世平 · 可以进入近代百年史观察的画家
发布时间:2020-03-14
可以进入近代百年史观察的画家
罗世平
我看了沈先生的画,有两个比较大的感受:
第一,沈先生的画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他的画中有浩然之气和“慈怀”。浩然之气来自于传统的士气。有专家说沈先生是文人,我想准确地说不是文人,是士人。只有在中国传统的士人阶层中才能把浩然之气作为正气。这在沈先生的作品、诗歌,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体现得很充分。这一点在沈老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来自于传统的士气。
古人有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或者说真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是在“道”上做文章,做一生的奋斗。在艺术的这个“道”上,沈先生从他的家乡走到上海、岭南,整个过程伴随中国一百年的进程,他都在完成一个有良知的画家在“道”上面的修炼,所以,他画中的正气、浩然之气是养出来的。
尽管受到不同历史阶段、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他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到他的晚年,这股浩气仍然存在,仍然是纯正的浩气。这就是中国的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得很充分。这也是我看了他的画展之后,很受感动的一点。
第二,他的画和艺术创作中,有时代精神的体现。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看,他是中国由传统绘画走向现代绘画起点阶段中很重要的那批人的一个杰出代表。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早年受西方文化冲击之后,实际上他所走过的路是中国绘画现代进程当中很重要的阶段。比如他们创立“燕石画社”这样一个画会,这样的做法就和当时中国画坛变革的思潮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上海就出现过小画会,还有高奇峰的岭南画派和受西方影响的海上画派。这些都是在接受了西方文化冲击,在中国如何在绘画领域现代化的思考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画家把艺术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传统艺术怎么汇入世界文化大潮中去,怎么把传统艺术发展得更有深度,作为一种目标,不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我们看到,在沈老绘画中有很多新的东西,是有时代责任感的探索,这在他的画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同时代,他都学习很多新的东西,跟时代不断靠拢。体现在他的绘画中,既有福建的地域特点,也有他的艺术实践过程,还体现了中国画这样一个传统画种走向现代化的各种实验。所以说,沈锡纯先生是一个可以进入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去观察的画家。我觉得应该对他做一些很好的研究。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